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彝族非物
质文化遗产,是彝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入榜国务
院公布的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共有16
个项目。其中,民间文学3项,传统音乐2项,传统舞蹈9项,传
统美术1项,民俗1项。现将这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略述于此。
叙事长诗《阿诗玛》
叙事长诗《阿诗玛》流传于云南路南(今石林)彝族支
系撒尼人中,口头和书面均有流传。20世纪50年代初,有关部
门开始对《阿诗玛》进行搜集整理,并在报刊上发表过片段。
年,省、市文艺工作者组成圭山工作组对该诗进行广泛深
入的调查搜集整理,先在《云南日报》上发表,《人民文学》
等刊物转载,后经*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整理,年由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又由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李
广田执笔)重新整理出版。汉文翻译整理本和其他艺术形式演
绎本《阿诗玛》的问世,在国外产生了良好影响,已出版英、
法、俄、德、西班牙、韩、日等多种语言版本在海外流传,在
国内改编成电影、京剧、滇剧、歌剧、撒尼剧等。长诗以口传
诗体语言和叙事曲调来讲述两个撒尼男女青年反抗强迫婚姻,
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斗争故事。女主人公阿诗玛是一个勤劳勇
敢、聪明美丽的姑娘,被当地有钱有势的热布巴拉家强行抢
走,并逼迫她嫁给热布巴拉家。阿诗玛经受了百般折磨和各种
软硬兼施手段的诱惑与恐吓,誓死不愿嫁到热布巴拉家。她的
哥哥阿黑是个机智勇敢、刚强不屈的小伙子,为搭救妹妹阿诗
玛而跟热布巴拉父子斗智斗勇、对唱比武,终于战胜对手而救
出了妹妹。谁知不甘心失败的热布巴拉请求岩神帮助。为虎作
伥的岩神,趁兄妹俩渡河时,放洪水冲走阿诗玛。阿诗玛幻化
成回声永久回响在撒尼人山乡、撒尼人心中。长诗以悲剧告
终,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劳
动、勇于反抗强暴的坚强意志,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族特
色,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汉文整理本
《阿诗玛》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叙事长诗《阿诗玛》入榜国务院于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创世史诗《查姆》
创世史诗《查姆》,广泛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和玉
溪市新平、峨山、元江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石屏、
弥勒等地彝族地区,以口头形式流传,也以彝文手抄本形式辗
转传布。年由云南省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搜集于双柏县,
著名彝文翻译家、民间文艺家施学生翻译,郭思九、陶学良整
理,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荣获云南省优秀民
间文学奖;年收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新文艺
大系?民间文学集》,之后,收入普学旺、左玉堂主编《云南少
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上卷),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
出版社年9月第1版。
“查姆”是彝语音译,意译为“万物的起源”。彝族把
记述天地间的一件事物的起源称为一个“查”。据说,这部史
诗共有多个“查”,全书叫《吾查们查》,已搜集整理出
版的只有11个“查”、余行,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叫《吾
查》,包括《序诗》《天地的起源》《独眼睛时代》《直眼睛
时代》《横眼睛时代》四章,主要吟唱天地、日月、人类、风
雨、种子、树木等万事万物的起源。史诗创造了大量神奇的神
和神性英雄形象,诸如涅侬撒萨歇、涅侬倮佐颇、涅滨矮、罗
阿玛、罗塔纪等。史诗生动地记述了彝族先民对天地、日月、
星辰、山川河流等各种自然现象及物种起源所作的天真烂漫的
解释。下部叫《们查》,分为六章,主要讲述万物的起源,包
括天文地理、占卜历算、文学、诗歌、麻和棉、绸和缎、金银
铜铁锡、纸和笔、书、长生不老药等。《查姆》内容十分丰富
完整,想象富丽而神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是
一幅古朴凝重的彝族古代社会历史绚丽多彩的画卷。
史诗《查姆》,原来只在祭祀活动时由祭司毕摩演唱,
使祭祀活动大为生色。如今,当地群众每逢喜庆节日、婚丧祭
祀、盖房起屋和重大的生产活动,都要请毕摩演唱,虽然宗教
色彩已经大大淡化,但仍然可以看出这种古风的遗留。
前些年,在抢救民族古籍时,玉溪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
七八位民族文化工作者,搜集、翻译、整理《吾查们查》。经
过文化工作者的多年辛苦劳动,《吾查们查》以四行体形式,
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使得《吾查们查》较完整地得
以传承下来。(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
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创世史诗《梅葛》
创世纪史诗《梅葛》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
安、永仁等地彝族地区。年由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
查队搜集整理,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由人民
文学出版社出版,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再版,收入普学旺、
左玉堂主编《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上卷),云南出
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年9月第1版。
“梅葛”是彝语音译,是姚安、大姚一带彝族中最流行的
一种主要民间曲调“梅葛调”的调名。因史诗是用“梅葛调”
来演唱,故定名“梅葛”。全诗长行,分为创世、造物、
婚事和恋歌、丧葬四大部分,每部分又由许多小篇章组成,每
个小篇章既是全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可以独立成章。史
诗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的贯穿始终的故事,但内容十分丰富,生
动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彝族人民社会生活,记叙彝族先民开天辟
地、创造万物及人类起源,展示出古代彝族先民的恋爱、婚
事、丧葬、怀亲等奇异的习俗风尚。创世部分,与其他开天辟
地神话有着较大的差异。彝族先民按自己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格
兹天神。他叫自己的5个儿子造天,4个姑娘造地,神话色彩很
浓厚,反映了原始先民与大自然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造物部
分,神话的色彩已经大大减弱,分为《盖房子》《狩猎和畜
牧》《农事》《造工具》《盐》《蚕丝》六章,比较真实生动
地表现了彝族先民古代的劳动斗争生活。
史诗《梅葛》民间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载。在长期流传
过程中,由人民群众不断地补充、加工、修改、润色,内容更
加丰富完整,艺术上更加精美,是一部文采斑斓的古代彝族社
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不愧为彝族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公布的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菜腔
海菜腔,是彝族支系尼苏人的民歌品种,流传于石屏县
及建水、通海等县部分地区彝族尼苏人中。因其主要流传地石
屏县异龙湖中产一种可食的水草“海菜”而得名。海菜腔也称
“大攀桨”“倒板桨”,又称“石屏腔”,一般称“曲子”,
与“四腔”“五山腔”“山悠腔”并称为著名的“四大腔”。
其中“海菜腔”的演唱独具一格,主要在民间风俗性娱乐、社
交活动“吃火草烟”中歌唱,也在田间劳动时以“蹲田埂”方
式歌唱。歌唱形式基本上是男女之间的集体性对唱,每方由1~2
人担任领唱,众人合唱、说唱等。曲调通常由“拘腔”“空
腔”“正七腔”“挜腔”及“白话腔”等部分构成。“拘腔”
部分,有时以几名歌手的对唱及众人的帮腔形式进行。“正七
腔”,又称“正腔”或“正曲子”,为歌唱的中心部分。海菜
腔的唱词工整,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正词”“衬词”两大
类。“正词”为固定的28个字,格式工整,而“衬词”多为演
唱者即兴随编随唱,内容丰富而广泛。海菜腔音域跨度极大,
乐句间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
海菜腔以其动听的旋律,即兴发挥的歌词,顺口的汉语七
言句式及天籁般的唱腔声调,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彝族海
菜腔入榜国务院于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酒歌
酒歌是彝族传统民歌的一种,广泛流行于彝族地区,尤
其是在彝语东部方言区的武定、禄劝、永善、彝良等县彝族地
区广泛盛行。其中,武定彝族干彝、黑彝支系的酒歌最具代表
性。
彝族嗜酒,彝谚说:“无酒不成宴”。饮酒必歌,因此,
酒歌非常丰富,异彩纷呈。仅敬酒歌、祝酒歌,就有数十种之
多。酒歌,一般在节日庆典酒宴和婚娶酒宴上歌唱。其歌唱形
式大多以集体齐唱为主,并兼有男女或亲朋好友双方相互盘问
式的对歌。歌词内容因歌唱者不同而有多种,如亲朋好友互相
问候、互相祝愿、互相告别等。彝人对人诚恳热情,每有客
至,必以酒待客。“三道酒”,即迎客酒(也称拦门酒)、祝
福酒、留客酒,是彝人接待贵客的礼节。祝酒歌唱:“请喝一
杯彝家丰收的酒,真诚的酒,祝福的酒”。嫁娶宴席上,歌唱
酒歌贯穿于嫁娶仪式的全过程,充满了热烈、欢乐、喜庆的气
氛。
“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阿老表,喜欢不喜
欢也要喝;阿表妹,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
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这首源自滇中楚雄彝族
民间的敬酒歌,因其曲调粗犷、节奏欢畅,歌词直爽、豪放、
气派又情深意长而名声远扬,在喧嚣城市和山乡村寨,都可听
到这支酒歌。(武定彝族酒歌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公布的第
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鼓舞
铜鼓舞是彝族古老舞种之一,也是迄今彝族群众中流行最
广、影响最大的舞种之一。它广泛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富宁、麻栗坡、广南、西畴、马关、丘北等县的彝族村寨,而
以富宁县木央乡及麻栗坡县新寨乡彝族支系白倮人的铜鼓舞最
具代表性。
史料表明,铜鼓是古代彝族首领、贵族的重要礼器,是
权力的象征和地位、财富的标志,亦是自古迄今彝族人民顶礼
膜拜的驱邪祈福的神器和传世珍宝,也是娱神娱人的乐器。广
南县出土的铜鼓中,年代最早的为春秋战国时期,与楚雄万
家坝出土的铜鼓属同一时期。铜鼓舞,彝语称“妻丽”,意为
欢乐的集体舞,大约在汉代以前便已风行。唐代诗人白居易曾
写下“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的诗句。明《蜀中广记》
记载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百十为群”,“击鼓歌舞饮酒,穷
昼夜以为乐”。铜鼓舞属全民性集体舞蹈,内容主要表现生产
生活。舞者围成圈,踏着鼓声节奏沿逆时针方向起舞,跳完一
组舞蹈动作再换一组。主要动作有“横迈步”“颤悠步”“行
进步”“三步抬”“五步拍”等。舞蹈节奏鲜明,步法豪迈健
美,舞姿韵律独特,情绪热烈欢快,舞蹈语汇非常丰富。流传
于富宁县一带的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记述“彝家跳宫节,
跳起铜鼓舞”,“鼓歌年年唱,鼓舞岁岁跳”。居住在富宁、
麻栗坡、广南等县境内的彝族支系倮人村寨,是“人爱击铜
鼓”的地方,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铜鼓舞蹈。每年农历
四月至六月,是“跳宫节”“荞年节”佳节时期,届时,每个
倮人村寨都要搭起“公棚”,挂上铜鼓,举行祭仪,祈求风调
雨顺,幸福安康。全寨人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到“公棚”旁的
“公坪”,在庄重而诱人的铜鼓声中,老少围成大圈,面对圆
心,互相扣手,翩翩起舞,欢跳铜鼓舞。节日持续3天,热闹非
凡。除传统节日外,凡娶嫁、盖房、老人去世等红白喜事,都
要跳不同形式的铜鼓舞。
铜鼓作为一种娱人娱神的乐器,彝族将其演奏视为一门
专门技巧,一人用公、母两面铜鼓可演奏12种演奏组合,简称
“12调”。据说,公鼓代表太阳,母鼓代表月亮,12调代表一
年12个月。因此,铜鼓舞也包含了民族的传统历法文化,积淀
着彝族先民自然信仰和祖先崇拜等内容,有维系民族生存、发
展等方面的历史文化蕴涵,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彝族铜鼓舞与壮族铜鼓舞一同入榜国务院于年5月公布的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葫芦笙舞
葫芦笙舞是自娱性舞蹈,主要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西畴、广南彝族支系倮人聚居村寨。倮人的葫芦笙舞别于“跳
笙”“打歌”而独具特色。参舞者除葫芦笙手为男性外,其余
舞者皆为女性。舞时,两人一对,并肩挽臂,随着芦笙声的旋
律踏地起舞。动作以“踏靠步”“翻身步”“撒棉步”“纺棉
步”等步法,伴随一拍一次的膝部屈伸,带动腰肢、胸部和下
颌部呈“S”形的前后运动,形成其舞姿的特殊律动美。整个
舞蹈有“站着跳”“起步跳”“移步翻身”“走圆圈”(撒
棉)、“走穿花”(收棉)、“对点头”(纺棉)、“前跳又
后跳”(织布)七个套路。七套动作又有不同的葫芦笙曲调,
音乐十分丰富。葫芦笙是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队形有穿花、
圆圈、横排、斜排、半圆等。舞蹈时,队形在变化,但舞圈不
断向右环动或逆时针方向进行。葫芦笙舞多在节日喜庆时尽兴
起舞。而“荞菜节”是葫芦笙舞最主要的表演场合,全村男女
老幼聚于场院尽兴歌舞,以吹奏葫芦笙者为领舞。葫芦笙一
响,妇女们身着节日盛装,随着葫芦笙曲调围成圆圈,踏地顿
足,婆娑起舞。舞蹈主要是表现生产劳动内容。(彝族葫芦笙
舞入榜国务院于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烟盒舞
烟盒舞流传于石屏、建水、通海、华宁、新平、元江、
个旧、开远、蒙自、弥勒、峨山、昆明等地,是彝族自娱性舞
蹈。平时娱乐、节日喜庆,都可以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
彝族的一大舞种。舞时,舞者双手各执一个盒状道具,用手指
弹击出清脆响亮的节奏。因为这个道具是由过去装烟丝的牛皮
烟盒演变而来,故名“烟盒舞”。又因烟盒舞是在彝族民间舞
蹈“跳乐”的基础上派生发展起来的,故在民间依然保留“跳
乐”“跳弦”的称谓。烟盒舞的舞姿优美,舞者双臂舒展,有
晃、伸、绕、翻腕等动作,步伐丰富,有蹬、崴、点、勾、
吸、跪、拐等变化。舞者身体始终贯穿有颤、踮的特点。悠中
有顿,柔中有韧,加上手中道具发出“嗒、嗒、嗒”的声响,
形成了烟盒舞独特的风格。烟盒舞有正弦、杂弦之分。只舞不
唱的一些套路称为“正弦”,而边唱边舞的一些套路则称为
“杂弦”。正弦又称母弦,杂弦又称子弦。烟盒舞由于步伐复
杂,双臂又能较自由地发挥,故表现力十分丰富。它除了表现
一般的欢乐喜悦情绪外,还反映了许多生活题材,出现了许多
带有翻、滚、下腰、叠人等技巧的有趣的双人表演性舞蹈。烟
盒舞套路极多,号称72套,实际上远远超出此数,据说共有
套。常见的套路有“三步弦”“两步半”“斗蹄亮”“大
小轻重”“六穿花”“踩茨菰”“大翻身”“大理弦”“郎踩
盒”“踩谷种”“上通海”“三姊妹逗合”“查果列”“老人
家”“石屏干腌菜”“扳谷都”“阿海着及莫”“三角里尼
莫”“戽细鱼”“划力船”“滚松球”“猴子掰苞谷”“苍
蝇蹉脚”“长虫扭腰”“鸽子渡食”“老牛擦背”“蚂蚁
走路”“老熊掼膘”“鹭鸶拿鱼”“仙人搭桥”“倒挂丁
钩”“哑巴砍柴”等。
烟盒舞传承历史久远,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
乡,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和仿生表演于一体的综合
性舞蹈艺术,特色鲜明,技巧多样,可繁可简,既可健身又可
娱情,舞蹈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
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其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
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
等领域有较高研究价值。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内涵,展示
了彝族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彝族烟盒舞入
榜国务院于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打歌
打歌,也称跳歌、打跳、踏歌,是盛行于巍山、南涧、景
东、漾濞、宾川、祥云、南华、楚雄、昌宁、云县等地彝区的
一种自娱性集体舞蹈。其主要特点是且歌且舞。舞者围成逆时
针方向的大圆圈,合着圈内领舞者的芦笙、竹笛节奏,踏地蹀
脚起舞。男女老少都可参舞,少则八九人,多则成百上千,男
女相间,或一段为男子,一段为女子,循逆时针方向,以悠扬
的葫芦笙声和清脆的竹笛为节,且歌且舞。男子舞步重在脚下
功夫,有踏、跺、抬、踢、蹲蹦、跳转等舞蹈动作,上身随脚
下舞步或左右摆动或前仰后合,或手拉手、微屈膝弯腰,缓缓
行进,或手搭肩膀,踏地顿足,或扭转摆动,互相穿插,强烈
踏跳、甩脚,全身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轻重缓急分明,粗犷
奔放,豪爽洒脱。女子则双手自然地依脚步轻拍双腿,摆动身
子,踏步向左翻转,缓缓行进,边歌边舞,自左向右移动的舞
圈不停地旋转,舞姿变化舒疾有致,周而复始,通宵达旦。舞
间,老者多唱“根古”歌,而年轻人则多即兴编词而歌,有独
唱、合唱、领唱,歌声清脆、高亢、豪放。进入高潮时,笙声
嘹亮,舞步咚咚作响,群情激昂,粗犷奔放。
巍山彝族打歌舞蹈有“公鸡摆尾”“苍蝇搓脚”“喜
鹊登枝”“老鹰展翅”“斑鸠喝水”“猴子作揖”“老牛擦
背”“蜜蜂过江”等模拟动物的动作。
打歌时演唱的歌曲叫“打歌调”,歌词称“打歌词”,其
种类繁多,反映的生活内容比较广泛,有唱民族历史的,有表
现生产劳动的,有反映民族生活习俗和男女之间爱情的。有叙
事,也有抒情;有传统的唱词,也有即兴创作。打歌调有喜事
调、节日调、忧事调、庙会调等,分别有四句式、六句式、八
句式、十句式、十二句式和少量奇数句式,其中又有五言、六
言、七言和长短句等形式,多用比兴手法,语言生动,比喻形
象贴切。
巍山彝族打歌源远流长。最早的汉文记载是汉代司马相如
的《子虚赋》所提到的“颠歌”。据清代学者桂馥在《礼朴》
卷十《滇游续笔》中考证:“颠歌,西南夷歌也。”文颖注
曰:“颠即滇,益州颠池县也,其人能西南夷歌。”颠歌即踏
歌。唐代南诏*权统辖时期,彝族文化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唐书》《蛮书》《云南志略》《南诏野史》等文献中均有记
载。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关于彝族打歌的记述篇幅增多,并对
不同样式、风格、场合的打歌分别予以详尽的记载描绘。绘于
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年)的巍宝山《松下踏歌图》壁画和
清《蒙化志稿》记载的“婚丧宴客,恒以笙箫,杂男女踏歌,
时悬一足,作商羊舞。其舞以一人吹芦笙居中,以一二人吹箫
和之,男女百余围绕唱土曲,其腔拍皆视笙箫为起止”即是彝
族打歌的文物资料。
巍山彝族打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参加过全国少数民族文
艺汇演,其后便在国内外广泛表演,以传统打歌形式创作的文
艺节目多次获奖,相关文字资料和多媒体资料品种丰富,民间
打歌热潮与日俱增,全县四镇七乡有近百支打歌队伍活跃在民
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云南省影响较大的一种民族歌舞形
式。
现今,更形成了以巍山为中心的哀牢山区打歌流布区域,
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普遍流行的踏歌,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巍山彝族打歌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跳菜
跳菜,流传于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聚居区。跳菜,又称
“抬菜”“捧盘”,是彝族招待宾客最尊贵的礼节,通常分为
“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宴席跳菜,用舞蹈形式将菜品
从厨房跳到餐桌,“舞台跳菜”则以“跳”为主。舞者舞姿随
意潇洒,滑稽风趣,刚柔相济,转动灵活,舞步豪爽、阳刚、
粗犷,随着唢呐的演奏,作“苍蝇搓脚”“喜鹊蹲窝”“双羊
顶架”“仙猴攒食”等模仿动物习性的舞蹈动作,呈现出一种
原始、古朴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展示出彝族热情好客的风
尚。
南涧彝族跳菜,年荣获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一等奖。
(彝族跳菜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老虎笙
老虎笙,彝语称为“罗麻”,是“三笙”中最具代表性
的舞蹈,主要盛行于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一带彝族民间,是
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当地彝族自称“罗罗濮”,意为虎
族。老虎笙是彝族图腾祖先崇拜在彝族生活中的一种表现。仪
式由接虎神、跳虎舞、虎驱*扫邪和送虎四部分组成,其目的
是祈求虎神护佑村寨人畜平安,驱邪除祟。届时,家家户户在
家中供奉虎神,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历时8天,称为
“虎节”,由巫师占卜择出8名男性,身披虎皮或画有虎斑纹的
披毡,全身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并跳虎舞。每日增一虎,到正
月十五日增至15虎。由黑虎头率领虎舞队伍,在大锣笙等器乐
的伴奏下,跳着模拟老虎生活习性的12套虎舞和表现生产、生
活、生殖方面的系列舞蹈,为村寨的各家各户驱*除祟、辟邪
祈福,使彝族人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老虎笙的舞
蹈动作十分丰富,有“虎亲嘴”“虎交配”“虎护儿”“虎搭
桥”“虎耕田”“虎收割”等模仿老虎习性的动作,也有模仿
农事活动的动作。
老虎笙,古朴传统,民族风格和特点显著,在祭祀中又有
非常强的自娱性,场面气势宏大,节奏明快,震撼力强,群众
参与面广。老虎笙呈现出多层次的文化特点,具有重要的文化
艺术学术价值。(彝族老虎笙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公布的第
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左脚舞
左脚舞,彝族人民最喜欢的一种自娱性集体舞,彝语称
“咕遮”(意为“喜欢跳的歌舞”),主要流行于楚雄彝族自
治州以牟定县为中心的姚安、大姚、元谋、楚雄、南华、禄丰
等县彝族聚居区,是一种且歌且舞的集体舞。牟定县的左脚舞
最具代表性,年,云南省人民*府公布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之乡,牟定县公布为彝族左脚舞之乡。相传,彝族有“尚左”
的习俗,跳左脚舞时,舞者互相挽着围成一个圆圈,先出左
脚,从左至右地环绕着跳,因此,这种舞得名“左脚舞”。每
逢传统节日、喜庆礼仪、喜事婚宴、赶街或平时农闲时节,人
们唱起左脚调,跳起左脚舞,悠然自得,纵情欢乐,少则十数
人,多则成百成千,尽情欢乐。
跳左脚舞,是牟定三月会的主要活动项目。每年农历三月
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成千上万涌向牟定县城。按传统习俗,太
阳刚要落山就要开始跳左脚舞,乐声、歌声、笑语声,汇成一
片欢乐的海洋,一直要跳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这样连续三
天三夜,人人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歌舞者的人数可
达到万人之众。左脚舞伴奏乐器,古有葫芦笙,现今主要是月
琴。左脚舞曲调品种、称谓繁多。各地不同旋律的曲调至少在
百首以上。这些歌舞曲调轻快流畅,节奏性强,富有浓郁的民
族特色。舞蹈者有踏、蹉、抬、踢、甩、翻等基本动作,并以
不断上下颤动的动律,贯穿连接整个动作中。近年来,一些地
区在上下颤动的动律中,融进了向前顶膝的前后晃动胯部的动
作,使之更趋优美。(牟定彝族左脚舞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
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作舞
乐作舞,彝语称“乐作比”,是一种有唱词有伴奏的集
体舞蹈,主要流传于红河、元阳、金平、绿春等县操彝语南
部方言的彝族民间。该舞蹈一般以抒情的歌唱开始,舞步优
美欢快,有“踩荞调”“撵山调”“三步弦”“斗脚”“经
弦”“边边弦”“擦背”“翻身”“游调”等舞蹈动作,以四
弦、三弦、巴乌、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奉,节奏感较强,为当
地彝族青年男女所喜欢。(乐作舞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公布
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弦舞
三弦舞,主要流传于弥勒、石林、陆良、宜良、师宗、丘
北、泸西等县彝族支系阿细人和撒尼人聚居地区,是阿细人和
撒尼人最喜爱的自娱性集体舞。
三弦舞,阿细语称为“嘎斯比”,意即“欢乐地跳”,
撒尼语称为“三弦比”,意为“跳三弦”之意。三弦舞源于古
朴的“跳乐”。“跳乐”是一种用二胡、竹笛、葫芦弦、树叶
等乐器伴奏,男女老幼同乐的自娱性集体舞蹈。20世纪初,葫
芦弦被不同形状的木质中、小三弦所代替,舞蹈也逐步演变为
“老人舞”和“青年舞”。20世纪20年代,弥勒县西山区出现
了在中、小三弦基础上创制的第一把大三弦,并用于“青年
舞”的伴奏;30年代,经过改进的第二代大三弦,确立了在舞
蹈中道具兼伴奏的地位。女舞者的动作也随之不断发展,出现
了甩手、转身、蹬跩等复杂动作。40年代,文艺工作者对三弦
舞进行整理规范,并逐步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舞蹈体系并
发展至今。
三弦舞是表现生产、生活及欢乐情绪的自娱性集体舞蹈。
跳三弦舞时,男女一般分组成排,相对而立,男子弹奏三弦,
跟随笛子的伴奏舞动,女子拍掌起舞。人数不限,可多可少,
但一般要求为双数,男女配对。围成圈跳三弦,人数则成百上
千。三弦舞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形成了舞蹈独特
的韵味,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弦舞分青年舞、老人舞、娃娃舞3种。青年舞节奏明快,
动作奔放粗犷,跳跃旋转有力,充满青春活力,而老人舞节奏
缓慢,动作悠缓而舒展。
三弦舞是阿细、撒尼人男女青年进行社交活动的媒介,
多在月明风清之夜进行。又因其舞蹈的创作和使用主体为阿细
人,故有“阿细跳月”之称。平时,只要两村男女青年相约,
就可尽兴跳三弦舞,甚至通宵达旦。(彝族三弦舞入榜国务院
于年6月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刺绣在彝族妇女中广泛
盛行。彝族妇女一般十一二岁就从长辈那里学会挑太阳花,
十三四岁便会绣八角花和更为复杂的图案,十五六岁便能成为
刺绣能手。姑娘出嫁前,更是潜心刺绣,为自己准备最美的嫁
衣。
彝族刺绣主要用作妇女、儿童服饰的美化,衣、裙、鞋、
帽、围腰、腰带、头巾、裤脚、枕头、挎包等生活用品,都绣
有各式图案。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维则乡干塘子和其他撒尼人居住的
村寨,刺绣尤其著名,刺绣成了衡量姑娘是否能干的标志。干
塘子村的刺绣工艺精细,挑花、贴花、锁花、穿花、盘花、滚
花、补花、刺花、纳花、纤花、平绣、链子扣、镂空等工艺技
法和技巧富有独创性。
彝族刺绣传统纹饰图案内容广泛,包括象形或变形的动
物、植物、山水、天象、日常生活用物等图纹和抽象的各种几
何形图纹。天象图纹有日纹、月纹、星纹、彩虹纹和云纹等;
动植物图纹有蕨草纹、马缨花纹、鸡冠纹、虎头纹、犬齿纹、
鸟纹、蝶纹等;日常生活图纹有火焰纹、火镰纹等。图案构思
独特,布局精巧,富于变化,色彩鲜艳,是民间美术中的一枝
奇葩。(彝族撒尼刺绣入榜国务院于年6月公布的第二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全民族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民族特征
的传统节日。节期为3天,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
为节日庆典活动。
火把节,古代称星回节,是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民
间有火把节“星回于天而除夕”的说法,说明火把节实际为彝
族的新年。节日源于远古先民对火的崇拜,又有纪念英雄、除
秽禳邪、祈年求丰、敬天祭祖、以火占田、以火照岁等多重民
俗内容。
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其俗在史书中多有记载。李京
《云南志略》载:“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明。”
许实在《禄劝县志》云:“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
节,老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而除夕也。”许
印芳《五塘杂俎》云:“节之日是夕,在所人户,同时燃树,
入室遍照幽隐,口中喃喃逐疫送穷语,而农人持火照田祈年,
樵牧渔猎各照所适,求利益大光明中。……倒树当门卧,男妇
獠衣跨火过,群相贺曰:‘灾星除矣,秽气解矣’。”
关于火把节的传说颇多,广泛流布于滇、川、黔、桂广大
彝族地区。其中,流布于滇、川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火把节传
说讲述,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下的大力士摔跤比武,天上的大力
士被摔死,天神发怒,放下蝗虫危害地上的庄稼,人们就点火
烧虫,由此形成火把节。撒尼人、撒梅人的火把节传说,则讲
是纪念民族英雄。
火把节期间人们抱着家养的子母鸡去田间地头祭拜田公地
母,待杀鸡祭祖的晚饭过后,各家用松木、苦蒿秆扎成的火把
举行点火仪式,让燃烧的火把绕屋内和屋外一圈,以示烧掉不
吉之源,祈求全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绕完房前屋后
的火把,还可拿到庄稼地里绕,以示烧死或驱除害虫。之后,
人们把燃剩的火把汇聚到村寨广场的篝火中,举行盛大的篝火
晚会,唱歌跳舞,通宵达旦。人如潮,火如龙,彝山汇成了火
的海洋,火的世界。节日期间还举行赛歌、赛马、斗牛、摔跤
等文娱活动,青年男女就着这种好时机来交际择偶。(彝族火
把节入榜国务院于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以上略述的是入榜国务院公布的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6个项目,它是彝
族人民贡献于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当珍惜、保护好这些瑰
宝,使之一代代传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