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成都周边的古镇,不是因发展建设而消失,便是被改造开发而面目全非,找不到几处原滋原味的老场镇。毕竟地处省城边缘,城镇总要发展,要想维持旧貌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不过,柏合镇却是个例外,这个龙泉驿区境内西南边缘的场镇,笔者数年内两次前往探访,区内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古民居基本保存完好。究其主要原因,是新场镇已迁离故地,远距古镇十里开外。旧场镇的居民也因居所年久失修,生活不便,逐渐搬往新区,于是老场镇日渐冷清,剩下一些留守老人和杂货商店,房屋空置率十之七八,一片衰败之相。↑磨盘街。(年)
史载柏合镇唐宋时期为成都东南外出到仁寿、简州(简阳),以及远至渝州(重庆)的官道南支线上的驿站,位于清水河与鹿溪河相夹之处,地理位置优越。清乾隆42年建场,时称柏合寺,因镇中延寿寺内生长有龙凤双柏连理而得名。加之周边茂林多有白鹤(一说乡人误认白鹭为白鹤)栖息,人们亦称其为白鹤寺。↑磨盘街今昔。
在卫星地图上俯瞰场镇,古街形状如一轮闭合的磨盘,人称“磨盘街”。街道绵延两里,两侧还保留着鳞次栉比的传统民居,辅以上、下场口延伸的道路,整体看去犹如一只振翅的白鹤。说来道去,似乎总和白鹤有着渊源。↑古镇卫星图。
清朝中期,龙泉驿、甑子场(洛带)、大面铺、西河场、柏合寺等五个大场镇,在商业、手工业方面已具相当规模,商贸发达,因为它们坐落在境内东大路各支路(东郊)上,人称“东山五场”。
明末清初战乱停息,外省移民从各处迁至“东山”一带,垦荒定居。他们多来自湖广(湖北湖南等地)、广东、福建、江西、陕西等省,多是同宗同乡、举家一并迁来,在这里繁衍发展,最终形成聚落。
随着人口增多,集市规模也日益扩大。乾隆中期,柏合寺场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简州境北最大的乡场。
柏合镇当年庙宇林立,除了延寿寺(始建于明代)外,磨盘街上陆续建起了禹王宫(湖广会馆)、南华宫(广东会馆)、关帝庙和川主庙,值得一提的是其上场口与下场口外侧各有一座南华宫,在四川境内可谓罕见。↑古镇复原图。下场口的禹王宫和磨盘街。(图片来自网络)
南华宫是岭南客家人在巴蜀境内修建聚会的活动场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柏合镇旧日便是一座客家人汇聚的移民场镇,与相距十余公里的洛带客家古镇(甑子场)颇有相似。
只是同为旧日“东山五场”,洛带近年经过开发重建,规模已扩大数倍,各地游客也趋之若鹜,近年还引来华侨城拿地扩建古镇的文旅项目;而柏合镇却是日渐衰落,无人问津,仅有一条冷清的老街成为那段辉煌历史的记忆,两相比较,令人无比感慨。谁能想见,几十年前柏合的地位丝毫不逊洛带,除了商铺民居,街上亦有众多的宫庙和宅院呢。↑画家创作的“柏合古镇图”,较为写实地再现了古镇风貌。(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磨盘街所围之地仅约0.2平方公里,清代中期便在这有限的范围内形成了多座寺庙毗邻而建的格局,每日里人来人往,香火不绝。人聚则财聚,后来人们环绕寺庙逐渐建起了各式商铺与民居,入场顺时针方向外圈有叶家祠堂、水巷子、鳅鱼巷,巷外有酱园和川主庙。街道上开设有茶馆、药铺、当铺、绸缎铺、酒店、染坊、烟铺、铁匠铺、理发店、饭馆等,成为此地区的一处经贸中心。↑场镇北面上场口的*葛树。↑这里应该是关帝庙当年的入口处。
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些寺庙在解放后的各项运动中或拆除或改建,上南华宫在年代被拆除后改为粮库,下南华宫也在多年前被毁。最为气派的禹王宫原有戏台及几座大殿,现也已无存。还有南岳庙、白衣庵、字库和灯杆等建筑,亦消逝在岁月长河中。
唯有一座关帝庙,残存部分建筑今日仍为民居所用,依稀可以辨认曾是过往的前堂和戏台,余皆变为乌有。这几座庙宇故地,曾是小学校园所在,如今小学也已迁走,现作为街道社区和老人文化活动中心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几幢现代多层水泥建筑和一个宽广的院坝。几株粗壮的老*葛树(榕树)挺立在院落之中,应是旧日所植,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关帝庙的门头隐藏在建筑之中,虽经涂抹仍依稀可见。
↑关帝庙经过改造,今日已成为民居。
↑这里便是旧时禹王宫和关帝庙所在之处。
场镇各道口过去设有三道主栅子和两道小栅子门,这些具备防御功能的设施早已消失无踪,而街头巷尾种植的八棵*葛树,有些已有年树龄,虽然历经风雨枯荣,今日尚枝繁叶茂,仍旧是场镇的重要地标。遥想当年这些大树旁边便是一座座宏伟华丽的宫庙,每日无数善男信女出入大殿祈福神佛,累了便在树下聊天休憩,人来车往,好不热闹。
↑磨盘街外侧的民居。(年)
北高南低的磨盘老街宽约5米,两侧房屋依街就势而建,多为清代至民国建筑,百年上下历史,基本为一楼一底、砖木架构小青瓦屋面的穿斗民居。采用上宅下商、前店后宅式结构,后宅多有院落、天井。上世纪中叶后老街开始衰败,现时除了几家经营日杂的店铺外,大多房屋已是大门紧锁,人去楼空。二楼的木地板和木门窗也因无人打理维护而日渐腐朽,沿途不时有精致的雕花栏杆与撑拱映入眼帘,可惜多已摇摇欲坠,危如累卵。
↑今日磨盘街。
↑一楼一底的街边店铺。
旧时这里逢单赶场,周边乡民是日纷纷从两处场口进入场镇,沿街店铺开门迎客,小摊小贩一字摆开,经营蔬果肉菜、日杂百货。街头人头攒动,买卖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浓郁的市井气息。禹王宫和关帝庙常年会事不断,吸引着不少乡邻前来看戏。
时过境迁,农贸市场后来移至了场外,镇内商户也纷纷迁离。正所谓物是人非,如大戏谢幕后的空空舞台,曾经的声色犬马皆化作过眼云烟,最终归于平静。↑老街中的日用品店。
距磨盘街一公里外有座“钟家大瓦房”,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建筑。房屋坐北朝南,前有院坝,后有竹林。东西约70米,南北约30米,主体为土坯墙和小青瓦建成的平房。中央祖屋为二进制祠堂,中轴线两侧分别建有六套既相连又独立的建筑单元,其间由三个天井分隔,故有“九天十八井”之称。内中有多间房屋,可容纳余人居住。
↑钟家大瓦房正门。
↑前厅与后厅。
这种形制的建筑在广东境内比比皆是,对常去拍摄广东古村落的我来说丝毫没有陌生感,但在四川境内却是难得一见,能够维持原貌的更是屈指可数,也算颇有价值的历史建筑。
只是广东境内的客家民居门前院坝多设有一座池塘,这钟家大瓦房门前今日却只见一个平坝。我猜想过去这里亦有一座水塘,只是不知何时用泥土填平做了院坝。↑广东境内的客家建筑。
年“钟家大瓦房”被公布为成都市文物建筑,后来亦成为四川省“客家保护民居”,相比广东省内的这类建筑,可算是较高的级别了。
据说“大瓦房”由清乾隆年间钟家始祖荣昌公始建。当年他由广东率族人入川,主要以编织草帽为生,因生意红火逐步发家致富,并于乾隆三十三年()在这里修建起钟家祖屋。得六子后,依客家人聚族而居习俗,在祖堂外两侧规划设计了六个并列的建筑单元,渐成大宅,目前已经传承了十二代。
整体看上去这座宅子朴实无华,甚少装饰,也许草帽生意并不能带来大富大贵,所以宅院讲究实用性和功能性,才有今日模样。↑“大瓦房”两侧的建筑大多成了如此模样。
“大瓦房”历经数次修葺,除了中央堂屋尚算完好外,左右宅院垮塌不少,满是残垣断壁。近年为了文物保护需要,原有住户皆已迁出,留下一座空旷的宅院。
正堂分前后两厅,四处悬挂了牌匾对联。前厅为议事之处,摆放桌椅数张;后厅为祭祀之所,供有神龛雕像。“五世同堂”匾额记载了钟家在鼎盛时五代居于一宅的历史,而后厅“琴墨堂”牌匾则暗喻“知音”钟子期与“书圣”钟繇,表达了后人对先祖的怀念之意。
↑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会知音。(图片来自网络)
这高山流水伯牙子期本是春秋战国的一段佳话,而年时俞伯牙的后代、现居郫县的古琴大师俞伯孙先生,来到此地与钟家重续友谊,在这里举办古琴演奏会,并收钟家两女为徒,让这段友情得以续写,实在难能可贵。
年过去,钟家后人多已在周边开枝散叶,另立门户,大家只在每年祭祀祖先时才从四面八方聚集于此。这里每年一次清明节都要举办“蒸尝大会”,举办仪式扫墓祭祖,摆起“坝坝宴”欢聚一堂,煞是热闹。这座祖屋只要存在一日,它便是钟家族人们的心灵家园,是维系血脉亲情的精神寄托。
↑“大瓦房”前的坝坝宴。(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特产,柏合镇中有百余家草编专业户,草编闻名遐迩,产品美观耐用,可算一绝。其历史可追溯到年前,据说由一位叫“景氏”的农妇发明(一说由客家人引入)。有传柏合草帽曾作为供品呈给过光绪皇帝,年代还以供销社名义献给过毛主席使用——这些说法真实与否,无从考证。但年刘湘率十万川*出川抗日,这柏合的草帽和草鞋成为将士们的标配,虽说装备有点寒碜,却让柏合草编实实在在地风光了一回。
↑川*抗日的草帽。
↑阵亡的川*士兵和他脚上的草鞋。
柏合的豆腐皮润滑香嫩,是当地名菜。好几家饭店皆有经营,据说范记的最为出名。豆腐皮用蚕豆豆浆制作,皮薄如纸。烹饪时切成细丝加佐料入味,有红白二味之分,一辣一不辣,皆呈糊状。市场中亦可有半成品,采购些自家制作也是不错。
↑柏合特产豆腐皮。
↑三月是梨花盛开的时节。
诸君此时若在成都,正赶上梨花盛放前后的好时候。柏合人称“梨乡”,场镇东北植有万亩梨树,多为丰水梨、*金梨和金花梨。每逢三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的梨花,*的菜花,红的桃花,在田园中交相辉映。约上三五知己或是一家人等前往游玩,不亦乐乎!(完)
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