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染坊的平定人——赵科文
说起走染坊,老一点的平定人并不陌生,因为在解放前平定走染坊的人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一个村都有走染坊的,就连我们那个只有十二户人家的小山村也有四五家有走染坊的。我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父亲出去学点手艺,我爷爷让十五岁的父亲跟着我当家的一个姥姥去了河南新乡染坊当学徒,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远离家乡父母,到千里之外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每天还要负责给染坊挑水,真不容易。染坊用水量很大,父亲一天要担几十担干净水回来,还要把染了布的脏水倒出去,可想有多么辛苦。除此之外还要学做饭,抽时间学习打算盘、记账等,这些都是染坊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由于父亲能吃苦、肯钻研,三年以后父亲都掌握了这些东西,他打得一手好算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做饭炒菜更是行家里手。掌柜看见父亲是个人才,就让他跟着大师傅学习染布,这是染坊里最有技术含量的活计,从颜色选取、配料多少,到水温控制和漂染时间,要求都十分严格,来不得半点马虎。最后一个工序是把晾干的布去皱纹、碾压平,这需要人用双脚蹬着大石磙来完成,它不仅很费腿力,而且需要有一定技巧,父亲由于干这活还留下了静脉曲张的毛病。师傅教得认真,父亲学得用心,很快父亲就被染坊升为大师傅,负责整个染坊的印染工作,并且入股染坊成了股东之一。
刚开始的几年,父亲是学徒,染坊管吃管住,一个月给一块钱的工钱。父亲舍不得花全都攒起来,等腊月回来的时候都给了爷爷,这对于一个山村的农家来讲还是不少的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收入越来越多,这让没有走染坊的人家非常羡慕,家里有种地的,在外有挣钱的,平定人叫这是庄稼搅买卖,这也许就是平定走染坊人多的一个原因吧。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平定人的老习惯,走染坊的也不例外,年关来临,走染坊的人成群结队,带着一年的劳动收获和给家人买的东西回家过年,那些年月没有火车,大家只得步行,路上要走十几天,晚上要住店,很不安全,被坏人截道抢劫的事情经常发生。我父亲和我们村的染坊人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们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土匪,身上带的钱财被洗窃一空。好就好在保住了性命。父亲告诉我他们每年回来时过了柏井的门限岭才能松一口气,才敢给家里报平安。父亲回来给家里每个人都带有东西,爷爷的疙瘩小帽,母亲的手帕头网,姐姐的头绳发卡等,家里人都非常高兴,我穿着父亲带回的印花布衣服经常到小伙伴多的地方显摆,照下的相片至今还完好保存,那是七十年前的事了。每年的正月初九,染坊家都要过染业节,供奉染业先祖梅葛仙翁。我们村子小没有仙翁庙,也唱不起戏,但走染坊的人们会写个位牌,帖在墙上,上供上香共同祭拜,中午全村人都要一起吃好的,这也是走染坊人对村里人的回报,当然吃饭的花销都由走染坊的人们分担。我没有亲身经过这些事情,是爷爷告诉我的。正月十五过后染坊人又要离别父母妻儿踏上出门的征程,他们在家最多也就是能住一个月的时间。染坊人每年就是这样腊月回来正月走,所以,染坊人老婆生的孩子都很有规律,一般都在农历十月前后。因此平定就有了一句歇后语:“染坊家的孩——发”。这确实是事实。在平定有一种昆虫,翅膀和身上有兰、红、*等颜色,是益虫,夏天一到,它们成群飞来,人们叫它是染坊家,我们小孩子们也经常把它抓来玩,这进一步反映了平定走染坊的普遍性。人们口中,就连昆虫也和染坊家连上了。好景不长,日本人进来以后,各地的印染业都先后停业,父亲他们看到染坊不能干了,他们处理掉染坊的东西返回老家务农。
走染坊突出了一个“走”字,为什么呢?因为染坊都开在有棉花布匹的地方,是要出远门的,出远门不走行吗?其次是当时交通不便,到目的地必须步行,当然需走很多路,不走是万万不行的。第三就是到了染坊无论是刚开始的挑水,还是后来的到乡下走村窜户的夹布送布,都离不开走路。“走”比“跑”踏实,“走”比“闯”稳健,这正是平定人的特质,也许这就是叫走染坊的道理吧。山西人的走西口,平定人的走染坊,都离不开这个“走”字。“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腊月九,回家才能看媳妇,让人等多久。”这首民谣就是染坊人思念亲人的真实心理。
清朝到民国时期,平定有数以千计的走染坊人,它是平定一支发展经济的生力*,这对平定这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十年有九旱,卖煤卖砂锅”地方的发展功不可没。难怪平定古州出现了许多明清建筑,钱从那里来,这和走染坊分不开,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走染坊的平定人。
诗曰:
晋商文化在平定,走染坊的排成群。
任何一个传统村,都有许多染坊人。
下河北、走山东,河南北京和天津。
开始都是做苦工,赚点工钱谋生存。
吃苦耐劳平定人,善于学习脑子灵。
几年以后都成功,掌柜东家多有人。
赚钱回来建院庭,一家更比一家精。
腊月回家探众亲,正月十八又出门。
十月以后孩子生,家家如此心里明。
一发一发多集中,歇后用语在平定。
发展经济生力*,明清民国最兴盛。
振兴平定立大功,咋能忘了染坊人。
新城古碑话新城——王秀年
新城村所居之地,有着古老的文明。《山西通志》、《平定州志》和《平定县志》都记载,新城村是平定县的前身——上艾县、石艾县的县治所在地。有的古籍则说,广阳县也只是改变了县名而县治未动,仍在新城。唐代《元和郡县志》十六卷记载:“广阳县,本汉上艾县也,天宝元年改为广阳县,因县西南八十里广阳故城为名也”;明成化版《山西通志》卷七记载:“广阳城,在平定州东南三十里,古上艾县,后改石艾,唐改广阳,至宋徙榆关而废。又:州西南八十里有古广阳城,今名广阳村”;乾隆版《山西通志》古迹卷记载:“广阳城,南三十里,汉上艾县治也,后改石艾,唐改广阳,宋徙榆关,址存,今为宁艾都新城村”;光绪壬午版《平定州志》艺文·诗记载:“广阳城,汉上艾,今新城村”。
以上是省、县的有关史籍记载。新城村的古碑对此又是如何记载的呢?现将我几十年来所集《新城村古今碑文荟萃》中有关记载摘录下来。
1.明万历五年()《重修新城村净音院记》记载:“新城,古上艾县也,曰坛坡、曰演武场、曰县治”。①
2.康熙十六年()由原任山东堂邑县知县,郡人刘主敬和中宪大夫原任陕西巩昌府知府,郡人白辉撰,儒学廪膳生员,郡人王元勳书的新城村《重修泰山圣母暨明官大王庙记》记载:“余读地理志,知新城自西迤东五里,俱汉尚艾地。后魏名曰石艾,唐又曰广阳,至宋始改建焉。盖此地系吾郡旧基也”。②
3.康熙四十五年()由张环雅撰书的新城村《重修文昌阁记》记载:“州治东南二十里许名新城,即古石艾县祖脉”。③
4.乾隆十八年()新城村《创建壑堙北阁记》记载:“囗木繁殚,煙云缭绕,父老相传,上艾旧址”。④
5.嘉庆十二年()由郡庠生张培薰撰书的窦家沟⑤《创修三官庙碑记》记载:“窦家沟,古上艾地也”。
6.咸丰五年()由赵宪廷撰书的新城村《重修关圣帝君阁碑文》记载:“平定郡南二十里许有村曰新城,古所传石艾是也”。
7.光绪三十二年()由童生张培芳撰书的《补修文昌阁碑记》记载:“夫新城者,古所传石艾县也,试后改名曰新城”。
注①其一,此碑下半部字迹不清,已查不出碑文系何人所撰;其二,古时,原县城在现新城村西,后世人叫那里是“城址台”。现新城村所居地段,原名叫坛坡,是古县城的演武场。当时,外乡人称这里为县治。后来,县城破败,县治迁往榆关(今平定上城)。废城后人在坛坡(演武场)新建起一个村庄,对应旧城,取名新城,沿袭至今。
注②其一,碑文所说“新城,自西迤东五里,俱汉尚艾地”,按实际地段当指:现西城村至新城村西约1里半;现新城村所居地段约1里半;新城村东至新村村西约有2里。也就是说,从西城村到紧挨新村村西原南、北两河汇合处,大约就是五华里;其二,关于“尚艾”,《州志》、《县志》都记为“上艾”。查有关资料,古时,“尚”与“上”通。《康熙字典》说:“尚又与上通,上猶尚也”;其三,这段碑文,完全印证了有关古籍所载上艾、石艾、广阳县城均在新城村,“至宋始改建”的论述,新城村确实是平定县的“旧基”和“祖脉”。
注③关于新城至平定县城的距离,村中古碑均说是二十里许。这是指古时人们从新城至平定县城所走的两条路线而计算的。其一:新城—西锁簧—南坳—县城;其二:新城—东锁簧—常家沟—县城。而《县志》说是20公里。年重新标修的光绪八年版《州志》说是三十里。这些里程是按现今从县城绕道磛石、东锁簧、官道沟(甚至绕张庄)、返宁艾、经新村、再到新城的公路里程计算的。按实际近距应该是二十里许。
注④其一,壑堙北阁,后改称为关圣帝君阁,村人称之为小北阁;其二,此碑已严重破碎,不知碑文系何人撰书。
注⑤窦家沟,现名西城村,约建于明末清初,曾经是新城村的属村。
土岭头十大景观
三山环抱
三山环抱土为中,人杰地灵人称颂
土岭头村地处县城东南30里,北、东、南三山环绕,众峰朝拱。艾山山脉从东浮华山奔腾而来,峰峦叠嶂。北有马鞍山形似马鞍,卧龙岗险峻称奇。东有座垴山、东垴岭,*龙山宛如游龙,昂首腾跃。南有二龙山、阳脑、界牌岭上烽火台,烽火神岭,大西岭垴,高耸突兀,地势险要,云雾缭绕。站在榆树岭眺望,三山犹如一巨人,*龙山为首,伸开双臂,有力地环抱着这块平原中的秀丽村庄“土岭头”。
河水环绕
河水清澈绕村行,俊秀有情润众生
人常说,有大山必有大水,有大山大水也必以环绕有情为重,先民择地而栖,也必在此律之中。土岭头村建村立庄就以东浮华山为主山,延伸至*龙山下,一土阜高地,内水以良沟河和村西边水在葛岭沟前环抱汇水,处水以磨石沟、石坪沟河两水环抱在张庄汇水为处水,土岭头村山环水绕,宜居宜生宜业。良沟河从东北绕南向西南而过成玉带形,确像系腰的玉带,人称“玉带河”。
日出*龙山
日出*龙驱云雾,五彩缤纷大地红
*龙山是艾山脉,平定县境内西端高峰之一,位于村东一公里处。黎明前站在良沟河西岸阁底,东阳塄任何地方看日出,真让你心旷神恰,美不胜收。
碧水映月
池塘碧水蛙声起,蓝天明月映水中。
土岭头村骆驼岭水池、花沟水池、榆树岭水池和长达米的引水管道、米的供水管道均在同一个时期建成。为了解决人畜吃水和工农业用水,20世纪60年代人们苦干实干加巧干,建设成了这套水利工程,又在90年代镇供水站加工维修再次利用,并修筑起围墙、房屋、围池花墙,栽植了柏树林,又于年新增设了供水管道米。水池周围是连锦不断的耕地。水池容量不大、水面碧绿、清澈见底,水平如镜。蓝天白云、围墙、房屋、花墙、柏树林影倒映其间,融为一体,仿佛使人置身于神话仙境之中。
家庙双柏
古庙辉煌佑子孙,双柏高耸守护神
现存的翟氏家庙,始建于乾隆56年,坐北朝南,门楼高大,院内分东西植柏树两株,旧树已于解放前砍伐。20世纪70年代末,
新植柏树两株,生长挺拔秀丽,枝叶茂盛,高插云霄,翠柏在秋阳照耀下五彩缤纷,与雄伟的家庙建筑群相映衬,显得协调匀称、错落有致。在蓝天碧水的阳光下,这静与动的组合,构成了古庙双柏之美景。
沙垴松林
遍山林木松满坡,胜似南山不老松
沙垴距村中有一里之遥,山体为沙丘,由灰、*、红砂岩泥,沙垴松林有各种乔木、灌木、绿色植被约10余亩,异花奇木,植被从生,生长茂密。松树生长在沙土坡上,尽管土薄松散乏水,但生命力顽强,生长茂盛,树高11米,树围90公分,直径30公分,树冠约6米左右,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在众多树木的拱卫拥蔟下尤松树最盛。盛夏之际穿走在林间小径,百鸟嬉戏、追逐、争鸣,山鸡、野兔、松鼠争相穿蹦跳跃,鸟语花香,欢歌笑语。蓝天白云,流水潺潺,满山树木,满坡松,风景如画,美色宜人。
金龟戏水
金龟昂首立水中,万波翻滚戏嬉来
村南一公里处,有一天然沙丘,人称阳脑,其形如龟头,龟身在其东南沙垴,其龟首位于西北尾位于东南。人们站在东血瑶观察,整体极像一只金龟宝塔,这是七岭山山脉在土岭头境地的又一杰作。北有石坪沟河聚浮山,还有*漠河、落泥沟水,南有南沟聚界牌岭沟掌水,两水川流不息,常年不涸。进入雨季更是河水猛涨,大得惊人。雨水在南沟口前交汇,汇入土门沟河。现时两河虽已人为改造,但仍成暗流涌动之势。是两河之水在流动中咆哮、升降、冲刷、平静造成动静结合的灵感和金龟互相依赖、相互衬托,才构成了金龟在水中玩耍戏嬉的天然景观。千百年来人们称之为“金龟戏水”。
唐宋古塔
巍巍古塔耸村中,穿越时空千年禧
古塔建筑年代不详,传说是唐宋古塔,属寺庙的建筑部分,寺庙主体建筑在地名叫大谷峦地段的风水宝地,距古塔不过百米左右,整体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也能推演出当时寺院的盛况。仅留古塔在旧村之西,因此有“东有石碑,西有古塔”之说。塔身高2.33米,四边各0.9米,分七级组成,石材为砂石,取材应该在本境沙垴,质地坚硬,含有少量的金属矿石,发出闪闪的光点。底部略宽,上部稍窄。塔身雕刻有楼阁、吉祥花纹,看上去很匀称,显得生动、优雅、秀丽、有灵气。村中父老传说,底部第二级为镂空部分,上接天神,下接地气,开口于南,口径0.3米,镂空部分内径0.8米。将头钻进镂空部分内,仿佛可听到地下十八层人家赶驴磨面,借箩筛面之声。
金代碑刻
以德传家尊儒教,秉承祖训育后人
土岭头历史悠久,人文鼎盛。遵循祖训,以孝传家,以德育后。在历史的长河中,碑版传闻甚多,见诸于文著20余篇,碑刻30余石,最早的是金大定29年()寿塔铭文碑刻。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时间。碑刻一石《翟公寿塔铭》全面记述了从翟家始祖以下五辈家风传承,从治家读书、为人处世、待人、勤劳和善等方面,生动地阐述了遵循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儒家教育理念和以德育后之风范。
威武雄狮
威武狮王村中立,守护村民八百春
狮子是五瑞兽之一,是吉祥的象征。伫立在土岭头村后底街的一尊石狮,雄壮威武,人们习惯称“狮王爷”。雄狮和三官庙是同出于一个时期的产物,建筑年代不详。据村中父老传说始建于元代初期,距今约年。先贤们安装和置放在后底街西侧地段,因那里是村境东西二水的交汇之处,也因前山有异物,为镇之。总之,是为趋吉避凶,除恶辟邪的。雄狮坐北朝南,高约1.45米,其造型勇猛威武逼真,全身坐卧在平台上,头部毛发略卷,纹饰清晰,两眼炯炯有神,怒视前方,身略倾。传说此狮子甚有灵气,它在漫长的时间段里孕育出一只幼狮,被南蛮术士盗走后,着急之下臃肿了一条腿。(翟义杰)
于*过固关诗编误之考证
袁盛慧
年12月20日,平定县文物管理所在平定县旧关村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于*书写的诗碑,已残损为大小3块。现该诗碑经修复粘接树立于旧关村官房内,青石质,通高cm,面宽73cm,厚21cm。碑正,行草书,碑文自右向左竖写6行,行最多18字、最少4字,共64字。上款:“壬戌仲春”;下款:“于山老人识”,钤白文篆书二方,一为“于*印”,一为“北溟氏”。碑阴无文。碑正碑文:“行行复过井陉口,白发皤皤非旧颜。回首粤/川多壮志,劳心闽楚少余闲。钦承/帝命巡畿辅,新沐/皇恩出固关。四十年前经熟路,于今一别到三山”。(见后拓片图)
于*(-),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方山县),字北溟,号于山。明崇祯十二年()参加乡试,因省城太原考场官行贿受贿,徇私舞弊,其在考券上痛陈时弊,结果勉强考取个副榜贡生。清入关建立清朝后,于*于清顺治四年()至顺治八年()在太原崇善寺学习,遂于顺治八年()的乡试中再次落榜,回乡执教,或卖炭谋生。顺治十八年(),于*以副榜贡生,任广西罗城县令,典房卖地充作盘缠赴任。在罗城任职期间,编制保甲,肃盗贼,鼓励耕作农事,因公廨荒芜,办公于关公庙,请求采取“区划户口食盐法”。康熙六年(),因治理广西罗城*绩卓著,被誉为“卓异”,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康熙十三年()春,于*任职武昌府知府,因三十六天内二次平定“三藩之乱”有功,再次被举“卓异”。康熙十八年()九月,于*在福建按察使任上因惠*,第三次被举“卓异”。康熙十九年()二月,于*任直隶巡抚。长期为官,于*廉洁从*,勤俭为民。公务时栖身破庙也是常事。他在福建任职时亲撰对联与同僚共勉:“累万盈千,尽是朝适正赋,倘有侵欺,谁替你披枷戴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总晓得男盗女娼”。他常对僚属说:“我生来无他嗜好,布衣素食,衣食者免饥寒,足矣!”长期的清正为民,老百姓送他“于青菜”、“于豆腐”、“于糠粥”、“于半鸭”等外号。康熙二十年()二月五日,康熙帝召见于*时口谕:“尔为天下第一廉吏”。康熙二十三年()四月,于*在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职上巡海归江宁时,一病不起,于四月十八日病逝。
于*逝世后,其门人和孙于准把他生前的著述奏稿辑成《于山奏牍》七卷,附《诗词合选》一卷和《于清端公*书》八卷行世。过固关诗见《于清端公*书》中,后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全文为:“恩假归里葬亲过固关作:行行复过井陉口,白发皤皤非旧颜。回首粤川多壮志,劳心闽楚少余闲。钦承帝命巡畿辅,新沐皇恩出固关。四十年前经过地,于今一别到三山。”今山西吕梁市于*纪念馆陈列中,也录用了该诗。
文物就是起物证的作用,换言之就是“物以证史”。《于清端公*书》、“钦定四库全书”和吕梁市于*纪念馆陈列中均写作“四十年前经过地”。而发现于平定县旧关村的于*诗碑却做“四十年前经熟路”。年12月,于*诗碑在平定旧关发现后,许多学者专家对该碑进行了报道和研究。首先是时任平定县*协主席的李铭魁同志当时正主持征集编纂《平定碑刻文选》,得知发现此碑后,组织书法、诗词有关人士对残损古碑进行了反复推敲研究。该碑虽残,但“熟路”二字清晰可见,完好无损,又以碑文是编书依据之惯列,撰写了《廉吏于*手书碑刻被发现》的短文刊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年平定县新关村固关景区依原碑复制了一通于*诗碑中也作“熟路”。另一位是张震文先生,曾在年的《阳泉日报》上发表《一代廉吏于*题诗固关》一文。文中说:“今天人们看到的是安放在固关西口左侧山石下的原碑复制件。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复制过程中原碑破损,且当时并未查到原诗出处,故‘四十年前经过地’一句多被误认为‘四十年前经熟路’,且讹传多年,今本人依据《于清端公*书》所收录的原诗予以纠正”。这样言之凿凿地论述,咋看是李铭魁先生撰写的《廉吏于*手书碑刻被发现》文中作“熟路”和平定新关村固关景区复制的于*诗碑错耶!但依据原碑考实,《于清端*书》所录之“四十年前经过地”之“过地”处,却呈“”字样。查年6月*山书社出版的《五体字典》第页“熟”字的草书作“”;第页“路”字的草书作“”。由此与原碑文作字对照,不难看出原文即是“熟路”无疑。
文物的作用,即是物证之实。那么,《于清端公*书》、“钦定四库全书”、吕梁市于*纪念馆陈列和张震文先生所录“四十年前经过地”,皆编录错误,予以纠正,应作“四十年前经熟路”。
于*是有清一代的“廉官”、“清官”。勤*为民,以清廉名扬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代表,以其身体力行成为为官者的榜样。直至当下仍可为所学习的楷模。*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深入推进*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于*诗碑在平定旧关村的发现,无疑给我县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历史文物、文化的支撑,是我县廉*文化建设的珍贵实物资料。保护、宣传和利用好这一珍贵文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注:□字处为原碑残字处)
来源:平定县融媒体中心纸媒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平定县文化和旅游局
雄关秀水
文献名邦
古州平定
物塑万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