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外国。外国企业搞研发一样会死,而且死的不在少数!原因就是市场自由竞争,机会均等,活的机会均等,死的机会同样均等。
外国的小公司,又叫新兴技术公司多如牛毛,他们的资金来源是风险投资。这些小公司互相竞争,用自己的技术来打动投资人。投资人也会对所投资的公司进行监督,有“钱途”就继续投钱,没“钱途”就终止投资!所以,这种小型技术公司死亡率极高,但只要成功了,回报率也是极高。因此,风险投资对这些小型技术公司很慷慨,但一旦认为没有前途,砍起来也是毫不留情!
再说国内。企业搞研发死的机会并不均等!原因就是“垄断”寡头力量太大,活下来的机会不均等!小公司天然处于劣势,太容易死掉了。
国内的大型公司。但凡在国内可以称得上“大”的技术公司,都是某个领域的“垄断”龙头公司,这是国内反“垄断”意识薄弱的结果,不信大家去看看中国强中的技术型公司,有几个不是垄断某一行业的。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垄断”挣钱是不靠技术先进,而是依靠市场地位。此时,这些公司就没有动力去研发了,所谓研发也是以“把潜在对手掐死在摇篮中”为出发点。这就是小公司做研发难以成功的最大原因。
相比较发展中国家而言,发达国家的公司做研发有几个先天优势,而这些优势在国内都遇到一定的困难:
一是跨国公司体量大,利润空间大,可以安排的研发资金比较充裕,由于历史等原因,这些大型的国际巨头,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利润丰厚。而为了保证有持续的技术垄断,他们必然想到的是做研发,而不仅仅是去通过商业模式之类的形成自然垄断。而针对各地掌握他们现在领先的技术后,形成的新格局,他们就用新的技术或产品去瓦解掉,形成新的技术垄断。逐步这样发展后,他们就形成了相对良性的循环。
而国内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体量明显偏小,或者说本来就是产业链的下端游走,资金非常有限。就算某些方面取得了领先,在商业化等过程中也很难有资金保障,就算成功了,后续还能持续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在价值导向上,西方企业主要也是商业导向,但其中也结合了研究人员的好奇心与个人兴趣驱动、技术追求、社会乃至人类价值追求等因素在内,并不是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举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光刻机为例,之前分别是日本的佳能和荷兰的ASML最强。光刻机是一个集超精密电子,机械,光学,化工,材料等跨学科的高端产品,风险高,投入产出比其实不算高。日本企业认为它是半导体行业的明珠,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荷兰也是一些工程研究人员的兴趣积累沉淀后,再加上商业管理人员的驱动,在亏损了10年的情况下才实现商业成功。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不会冒着长期亏损的风险投入高端研发的。
我相信,随着市场活力的增强和人口红利的消失,技术研发的工作会越来越多的受到国人的重视,随着人才的回流等,也会取得相当的成就。
陈建平投顾编号:A1
袁红*投顾编号:A3
孙腾投顾编号:A1
舒晓飞投顾编号:A1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信息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本公司认为可靠,但本公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文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数据、信息均来源市场公开消息,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