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医药底蕴深厚、内容丰富
·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药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凉山、金沙江、乌蒙山、哀牢山和无量山一带,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彝族医药。
彝族医药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医药宝库,是一部饱含民族情感的壮丽画卷。
彝族医药的起源
彝族医药有着多年的历史沉淀,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其中,药物是彝族医药发展的基础。
药物是彝族医药发展的基础。彝医的药物分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彝族医药书籍里的《双柏彝医书》一书,它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了12年。
《双柏彝医书》虽然还不是专门的本草书藉,但其中所记载的彝族植物用药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它凝聚了众多彝族医者智慧的结晶,并将流传在民间分散的大量植物药收集、记录。
彝族医药根据彝族先民所创制的先天八卦太阳周天历法测度日月运行规律,结合气候时节推算生物的首萌长遍退藏,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阴阳疗疾理论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
可以说,彝族医疗保留着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源头,对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彝医的医学理论
根据彝医古籍文献和各地彝族传统用药情况统计,彝族药大约有种,纳入彝族药材法定标准的有种。彝药本身有奇、灵、简、便的特点。
奇:指配伍奇特、精妙,处方药味较少,单方独剂应用为多;
灵:指疗效好,灵验;
简:指用法简单,多以汤剂、散剂、酒剂应用;
便:指采药方便,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自采自用。
彝族认为,万事万物的根本是清浊二气,天、地、人和各种事物都是由清浊二气产生的,因此清浊二气是彝医认识自然、了解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总纲。
彝医治疗有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主要靠口服,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酊剂;外治法包括酊剂、外包、外敷、烧火、熏蒸、洗浴、割治、放血、针刺、拔罐、推拿按摩等。
其中“彝族药”也是较为陌生的词汇,但提到云南白药、排*养颜胶囊、紫灯颗粒……大家并不陌生,这些药品均来自彝医药。
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彝医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至今,已是医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但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正面临现代化的转型与重塑。
彝族医药的特色医疗时代
彝族地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气候潮湿,经常发生跌扑闪挫和风寒湿痹骨伤病,所以在民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骨伤病和风湿病的经验,彝医临床实践中形成治疗优势和治疗特色。
年,著名彝族医药大师“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创制的云南白药上市。在抗战期间,捐献出3万瓶云南白药“百宝丹”,为抗击日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云南白药也被抗战将士们称为神药。
到20世纪末,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发的排*养颜胶囊、恒古骨伤愈合剂、散痛舒胶囊、骨痛灵酊等多种彝药。
自年彝族乡土医曲焕章研制出云南白药并产业化以来,云南民族医药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的传承方式得以逐步展开。目前,云南省已经形成部分重要的彝药生产企业集群,彝族医药企业林立,不同规模、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是彝族医药产业发展较快的省份。
彝族医药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形成于临床医疗实践,具有独特学术内涵,保留着中国传统医药上古时期的理论源头,是打开秦汉以前中华上古医药的重要窗口,其理论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亚于中医药,对中医药具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End
明天我们将为讲述
“彝族医药是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
“彝族医药治疗骨伤病和风湿病效果为什么好?”
“彝族医药受到外资研发药企的青睐?”
…
推荐阅读●●
//“最美基层好医生”报名已开启
//未来已来!第二届全国学术会议圆满举行
//央视节目组嘉宾:“厉害!不愧是千年名方!”
//宝宝脾胃不好?试试这个方法
//天冷易咳嗽,早预防早治疗
//六个“健康建议”,害惨了中国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